日薄西山,一位老者在麦田边的泥土地上,默默喝下了一瓶农药,就这么孤独地离开了人世。原来,在这个曾经所有人都想逃出,如今又想回来的村庄里,这样的悲剧时有发生,老人们选择自杀的背后,隐藏着一个个令人心痛的故事。老去的绝望:农村老人何以自我了断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刘燕舞,在2008年9月份组织了一场针对我国农村老人自杀问题的实地调研,调研对象集中在湖北某县的6个村庄,为期半个月。调查发现,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这些地区农村老人的自杀率居高不下,2000年的数据显示,农村老年人自杀数占全国自杀人口总数的80%,这个数字已经严重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。72岁的王永兰就是调研对象之一,她与老伴早年生了一个儿子,孙子出生后,王永兰便把主要精力放在照顾孙子上。随着孙子渐渐长大,王永兰也回到了农村冷清的家中,儿子全家人进城打工后,王永兰一个人在村里生活,儿孙们一年到头见她寥寥无几次。一天,王永兰突发重病,邻居赶紧联系她的儿子回家,儿子误以为母亲将不久于人世,匆忙赶回老家,准备办理后事,可当他赶回家时,发现母亲还活着,只是半身不遂,瘫痪在床上。儿子面无表情,也不打算带王永兰去医院,他只是冷冷地让母亲躺在床上,随时准备着料理后事。一周过去,王永兰仍然活着,儿媳忍不住抱怨王永兰拖累他们挣钱,儿子也冷言,王永兰这样活着浪费粮食,不如早些咽气算了。这些话深深刺痛了王永兰,她内疚自己成为儿女的累赘,儿子被工地催促,恨不得王永兰早日死去,于是买来农药,让王永兰结束生命,王永兰泪如雨下,但还是听话喝下,最终在痛苦中离开。类似的情况在村里比比皆是,许多独居的老人都备好了农药,生怕有朝一日成为子女负担,这种现象在当地存在已久,只是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。王福田一辈子种地,养活了子女,给他们上学成家立业,而他已经75岁高龄,儿子在县城开了个小理发店,手艺不错,日子过得也可以,老伴一直陪伴在身边,自己也积攒了两万块钱,本该是安度晚年的好日子。只是,儿媳嫌老两口碍事,经常无故责骂,一日,儿媳妇带回几条自己买的鱼,王福田也想尝尝鲜,就想向儿媳要一条。没想到儿媳不但一条也不给,还辱骂他没有狗有用,叫他赶紧去吃药自尽,王福田是个老实人,这辈子没得罪过谁,如今却遭此羞辱,心如死灰。那天晚上,王福田一个人去了老远的河边,喝下准备已久的农药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其实他早就写好了遗书,离世后财产悉数留给儿子。王老还特意选在离家远的河边自杀,不想给儿子家里添麻烦,儿子得知父亲死讯后,没有任何悲痛,淡然说道:“死了就是死了,还要过日子嘛。”这些年,这个县发生的老人自杀有128起,在农村,不少老人都默认晚年就是个累赘,提前为自己准备好了结局。一辈子辛勤劳作,期待儿女孝顺,可到头来却没几个真正尊老爱幼的,这些老人内心的苦涩和无奈,外人很难体会。刘燕舞一行人实地调查,发现我国农村老人自杀问题严重,存在被忽视的巨大危机,这些老人内心的绝望来自何方?由于缺乏养老保障和医疗资源,许多老人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传统思想中“养儿防老”的美好期待破灭,子女的冷漠使老人倍感孤独无助。种种因素导致老年人选择自杀来结束痛苦,这是一个值得警觉和深思的严峻问题。孤独消逝的老李桂兰李桂兰已经68岁,她的老伴儿早就因病去世多年,三个孩子也都各奔东西,自己一个人生活在乡下的老房子里。她的大儿子在城里打工,每年只回家一次,二儿子在县城开了个小店,偶尔会带家里吃的来看望李桂兰,小儿子在一家大公司工作,李桂兰好几年没有见过他了。李桂兰的日子过得很苦,每天早上起来煮些稀饭,然后到地里草草做完农活,中午就吃几个馒头凑合。李桂兰自己种的蔬菜,加上儿子们偶尔捎来的肉,才勉强够她吃,即便如此,李桂兰的身体还算硬朗,可惜头发早已花白,步履蹒跚,再也无法像年轻时那般劳作。村里有些老人会聚在一起跳广场舞、聊天,但李桂兰从不参加,她习惯一个人在家门口坐着,默默地看着田野里的邮差、赶集的人来来往往。李桂兰的圈子很小,除了几个老熟人,她几乎不和其他人说话,孙子孙女们都还小,李桂兰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帮着带。无精打采的生活让李桂兰越来越感到人生的虚无,有一年冬天,李桂兰的腿部老毛病又犯了,疼得厉害。小儿子才刚出差回来,李桂兰给他打了电话想让他回家看看,可是小强以工作繁忙为由没有回来,李桂兰非常难过,她觉得儿子们都忘记自己了,活着没有意义。那天夜里老李桂兰疼得睡不着觉,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——自尽。她爬起来在屋里找了根长绳,做好了准备,孤独地离开了这个世界,随后,还是邻居发现了李桂兰家的房门一直关着,进去查看才看到老人已吊死在屋梁上。李桂兰的死讯经村长传到了儿子们耳中,儿子们得知噩耗后非常惊讶,他们不敢相信老妈竟然选择了结束生命。其实他们也很想念老妈,只是生活太忙,常年在外奔波,看望的时间确实太少了,李桂兰的葬礼上,三兄弟痛哭流涕,后悔自己没能照顾好老妈,没能及时发现老妈的绝望。葬礼很热闹,来自各地的亲戚朋友汇聚一堂,儿子们痛哭流涕,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,讽刺的是,对于李桂兰来说,葬礼是她这辈子最不孤独的时刻,但她却体验不到这迟来的热闹。中国农村老人自杀现状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,中国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的问题日益严重,据统计,1980年农村老人自杀人数仅占全国自杀总人数的20%,前文我们也说到,到了2000年,这个比例上升到了可怕的80%,这种现象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。究其原因,大多数老人自杀是由于生活上的照料不足和精神上的孤独导致的,作为子女,我们必须认识到父母养育之恩,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繁忙而疏于赡养,更不能视老人为累赘,要多花时间陪伴老人,经常回家看看或打个电话问候,这对老人来说意义重大。政府和社会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,为农村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,一些地方建立了养老院或日间照料中心,还有的村子开办了免费食堂,定期为老人送去免费膳食。比如江苏省沂水县朱家坪村,村支书张都金就为留守老人建立了暖心食堂,每天免费为142名老人提供膳食,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享受免费上门送餐服务。维持食堂运转的资金来自村子对外开放的农家院所获得的收入,这种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正在推广。一些医院实行了“医养结合”模式,方便老人就医,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老人的基本需求,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,减轻了孤独感。比如湖北省京山县也成立了多个养老院和福利院,对6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免费供养,养老院不仅提供吃住,还有专人看护和陪伴老人,定期组织活动丰富老人的生活,这样的做法极大地减轻了老人的精神压力和孤独感。但光靠政府和社会力量还不够,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儿女的陪伴和关心,这是老人内心最需要的。作为子女,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,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,多一些爱心,少一些怨气,让父母老有所依,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,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这一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。中国有句老话“百善孝为先”,这绝非空话,当我们头上留白发之时,也会盼望子女的关心和照顾。所以,今天对老人的好,就是对自己未来的爱护,让我们共同努力,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晚年,这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。常回家看看,钱没了可以再赚,亲情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,莫让钱扼杀了情。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